领导之窗 > 县委领导 > 县委书记 > 罗兴斌 > 重要活动

罗兴斌调研督办重点水利项目时强调:要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工作

日期:2025-04-15 08:59    来源:南漳县融媒体中心      字体:[         ]   关闭窗口

4月14日,县委书记罗兴斌在调研督办重点水利项目推进情况时强调,要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、路径和方法,抢抓政策机遇,加强工作统筹,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工作。

县委常委、县委办公室主任李采明,副县长石海龙参加活动。

南漳县云台山水库(第二轮)除险加固工程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,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%,预计5月底完成建设任务。项目完工后,将有效保护下游国、省道交通安全以及20万群众、12.2万亩农田安全。罗兴斌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介绍,对工程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单位科学施工、严格管理,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水利项目既是发展工程,也是民生实事。要统筹防洪安全、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,打造精品工程;属地党委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、密切配合、齐抓共管,为项目建设“保驾护航”,确保项目早建成、早达效,群众早受益。罗兴斌叮嘱施工单位负责人,即将进入汛期,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,做好应急预案,以“万无一失、一失万无”的责任感确保安全度汛。

南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计划对九集、武安、李庙等9个镇的14座水厂进行改扩建。项目投产后,将更好保障24万人的安全饮水。在武安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场,罗兴斌详细了解项目规划、建设进度、水厂运营管理等情况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他指出,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是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,要从“建、用、管”等方面科学谋划,进一步明确从主管网到入户网的各方权责,合理制定收费标准,提前做好宣传,引导群众快进安全饮水“网”,早日喝上“放心水”。

    引江补汉输水沿线补水工程(南漳段)干线总长34.66公里,在三道河、云台山水库设两个出水口,年补水量0.88亿立方米。项目实施后,可提升三道河、云台山水库及下游河道供水保障能力,改善农业灌溉面积5.2万亩,粮食年可增产780万斤,年可增加农业收入850万元。在云台山水库出水口处,罗兴斌听取工程规划沿线水资源、地形地质、生态环境等情况介绍,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,发挥职能作用,主动与相关方加强沟通交流,精准精细做好前期服务保障工作,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“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配置功能,切实发挥水利项目灌溉、排涝能力。”在长渠(白起渠)渠首,罗兴斌详细了解了三道河现代化灌区工程、长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,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《长渠(白起渠)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》,充分发挥我县农业、文旅等比较优势,把水利工程与农文旅发展深度结合,激活水经济,着力打造粮食高产区、农文旅示范区。

罗兴斌强调

要坚定信心、趁势而上。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、路径和方法,以项目建设大提质,推动水资源保障能力大提升,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工作,构建系统完备、安全通畅、集约高效、普惠共享的现代化水网体系。

要抓住机遇、补齐短板。大力实施“两资三能”工程,以超前眼光、敏锐思维,深入研究政策、精准对接上级,加大力度争项目、争资金,确保在发展中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。

要系统推进、加力攻坚。把项目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基础和核心,超前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,有效推动在建项目快竣工、新建项目快建设。

要形成合力、彰显实效。进一步压实各方工作责任,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,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“堵点”和“难点”,扎实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各项工作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。(全媒体记者  赵武 邹宝剑)